全秀网

优秀团队成员

首页    文学和哲学理论    第五届全国“三名”(名社、名刊、名编)笔会开幕式暨惠州市文联优秀文艺作品颁奖大会

第五届全国“三名”(名社、名刊、名编)笔会开幕式暨惠州市文联优秀文艺作品颁奖大会

东江时报讯 (记者刘倩 惠州日报记者董智媛)昨日,第五届全国“三名”(名社、名刊、名编)笔会开幕式暨惠州市文联优秀文艺作品颁奖大会在我市举行,《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出版社、花城出版社、《人民文学》、《新华文摘》等17家名社、名刊有关负责人应邀参加活动。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廖红球等省作协领导;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雁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新林,市政协副主席许玩宏出席活动。

希望全国名社名刊名编多关注惠州

廖红球说,广东文学秉承岭南文化优良传统,书写时代风云,抒发人民心声,取得了丰厚创作成果,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的“三名”笔会也成为广东文学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桥梁。惠州的作家唱响时代主旋律,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为提升惠州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明素质提供了精神支撑。希望广大优秀作家多感受时代脉搏,多感受生活气息,发现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推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精品力作。

黄雁行在致辞中说,惠州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加大投入,在城乡陆续建成了一大批功能全、档次高的文化场馆,多层次、多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营造了民共建、民共享、民共乐的良好氛围。希望来自全国名社、名刊的名编们多关注惠州,通过不同的载体宣传惠州,使惠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希望我市广大文化工作者借此机会与名家加强交流,虚心学习,紧紧围绕中央、省、市的要求,积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讴歌生活,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王必胜等专家学者围绕当前文学创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主题作了发言。

活动中,省作协向市委、市政府赠送了书画作品。

获表彰作品涵盖9个门类

活动还表彰了我市2009~2010年度76件优秀文艺作品,涵盖文学、戏剧、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曲艺、民间文艺等9个门类。

据了解,市文联优秀文艺作品评审有初评和复评两个阶段。申报作品的获奖年限从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止,均是已经在专业门类获奖的作品或具有较高水准的原创作品。最终评选出优秀文艺作品76件,其中获国家级奖项26件、省级奖项45件、市级5件。奖金总额14.6万元,其中最高奖金为获国家级奖项一等奖奖金2万元。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覃明章成为昨日惟一一位获得最高奖金2万元的获奖者,其拍摄的《精钢淬火》曾在2009年8月获得第八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创作奖、国家级一类金奖。

专家建言

艾克拜尔·米吉提:

文学创作尽量少用方言

艾克拜尔·米吉提认为 “三名”笔会作为广东文学界的品牌,给予了文学家一个机会,让经常在自己的世界独立思索的作家们,有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中国文学如今的发展态势让人非常振奋,艾克拜尔·米吉提说,根据一些学界人士统计,每年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就有3000部上下,在此之外的网络长篇小说有万部左右。

广东文学队伍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艾克拜尔·米吉提看来,广东文学队伍中有很多是南漂族,很多各地来的文学作者成为广东文学的主干,同时也有一批本地作者在发展。他认为,有许多本地作者热衷于用广东方言表达,旁边还要加上注脚,这对于读者而言往往存在接受美学的障碍。他个人认为,文学应该用标准的普通话写为好,除了个别为了突出人物个性化稍用一些,平时的叙述最好还是用普通话。

潘凯雄:

搞文学创作广东是富矿

潘凯雄连续参加了五届 “三名”笔会。他认为,这两年来,不断有新面孔在“三名”笔会上出现,说明广东文学作家的队伍正在壮大,广东是文学创作的富矿。

5年来,广东作家在许多著名文学报刊上获得了很多奖项,创作了很多成果。但在饱含热情的同时,他认为作家还要有安静的状态,区别于火一般的热情,因为文学创作需要沉下心来完成。当作家进入创作状态中时,浮躁和热闹是写出成功作品的敌人。

王必胜:

岭南文学文化资源厚重

王必胜认为,广东文学有着自己的优势:一方面在几次大的社会变动时,广东文学积极关注现实,它的现实精神在报告文学中有更集中的体现;另一方面,广东文学有着深重的人文情怀和地方特色。文学也是“人学”,在政治意识增强的同时,人文意识应该更加增强,广东作家有高度的自觉意识;再者,广东的创作意识体现得也很充分。文学在一个地方一定要有地方特色,挖掘地方人文情怀,广东文学创作队伍是一支有活力的创作队伍。

王必胜建议广东文学创作中从形式感上要追求大气,因为广东文学在长篇小说方面有些薄弱。其实,岭南文学有着厚重的文化资源,例如广州的西关文化,惠州的苏东坡文化、西湖文化。另外,广东改革开放的文化内涵挖掘也需要更加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作品进一步加强。广东有这么多作家,又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长篇小说创作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相关新闻

我市6部文学作品昨首发

东江时报讯 惠州市6部文学作品首发式昨日举行,6部文学作品分别是张道华创作的长篇小说《走出废墟的姐妹》、陈雪创作的长篇纪实小说《东征!东征!》、申平创作的小小说集《猎豹》、曾志平创作的长篇小说《六如台》、邓三君创作的文学评论《品读:一位土家人眼中的艺术世界》、毛锦钦创作的散文集《诗意罗浮》。

《走出废墟的姐妹》以“5·12”大地震为背景,以张笑雪、张笑雨姐妹的命运为主线,细腻地描述了大地震发生后,姐妹俩没有被家园尽毁、父母罹难的灭顶之灾击倒,她们像千千万万灾民一样在绝境中相依为命,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故事。《猎豹》通过记录片段小瞬间,直射社会百态。《六如台》以中国发展航空母舰为线索,展现当代企业家的家国情怀。《东征!东征!》以人物,故事为切口,以详实的史料为基础,再现了东征风云。《诗意罗浮》的作者则用如诗如画的笔触,讴歌了惠州的灵山秀水。《品读:一位土家人眼中的艺术世界》的作者以独特的眼光和灵性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的艺术见解。

首发仪式上,6位作家现场向惠州学院、惠州慈云图书馆、市档案局赠书。

本版文字(除署名外) 《东江时报》记者刘倩